12月27日,我國首個全國產全自主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山東港口青島港自動化碼頭(三期)投產運營,標志著我國在自動化碼頭研發建設領域實現新突破,擁有完全自主可控的整套解決方案。
山東港口青島港自動化碼頭(三期)位于山東港口青島港前灣港區南岸,建設2個10萬噸級集裝箱泊位。投產運營后,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岸線總長達2088米,可用岸線1652米,將提升碼頭堆存能力26%,提升綜合服務效率6%。
記者了解到,該工程實現了六大自主突破、12項創新攻堅成果,包括:研發碼頭全鏈智能集成資源配置算法,完成計劃鏈—調度鏈—服務鏈的智能化升級;研發智能全要素排序算法,堆場翻箱率降低6%;單服務節點計算效率每秒超百萬次,單體千萬標準箱級集裝箱碼頭實現“秒級”計算。研發應用全新一代水平運輸智能控制系統,全球首次實現碼頭設備控制系統的不停產升級和運維,以年吞吐量千萬級標箱集裝箱碼頭為例,每年可增收近千萬元;應用啟發式最優路徑計算,可實現多設備實時感知和多階段高動態協同控制,碼頭設備周轉時間降低20%,交互時間減少50%以上。
此外,三期工程還創新應用了自動化軌道吊高效直流供電系統。作為港口大型機械設備的“心臟”,該系統能降低設備自重10余噸,降低設備運行能耗4%以上。
在關鍵核心部件國產化替代方面,工程研制國內首款高載荷全功能驅動橋,消除濕式制動器內齒輪油產生的粘滯阻力,能耗下降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