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6月17日)至周二(6月18日),德國五個最大港口漢堡、不來梅、不來梅港、布雷克和埃姆登港口均舉行了警告性質的罷工,持續24至48小時,由德國服務行業工會(Verdi)發起。
Verdi于周日(16日)晚間宣布,此前在與德國中央港口運營商協會(ZDS)進行了第二輪關于碼頭工人漲薪的談判后,未收到可協商的報價。第三輪集體談判已于周一和周二在漢堡進行,結果未知。
針對此次罷工,Verdi的談判代表瑪倫·烏爾布里希(Maren Ulbrich)正式表示:“這次升級的罷工是為了向雇主清楚地表明員工的需求,以訴求更加實際的工資提升。”
德國五個港口罷工進行中
不來梅港是汽車進出口的重要樞紐,而漢堡港是歐洲的第三大集裝箱港口,僅次于荷蘭的鹿特丹港和比利時的安特衛普港,同時也是工業材料和散貨的關鍵門戶。罷工可能會導致港口的貨物積壓,目前這些港口的運作容量預計在65%到90%之間。
此次德國五個最大港口的罷工可能加劇航運延誤、陸上物流混亂以及通脹壓力。全球第二大集裝箱公司馬士基在周一的客戶通告中表示:“這會對我們的(航運)網絡產生重大影響,而今天和明天已經計劃作業的多艘船只也將受到影響。根據目前的預期,我們預計所有船只都會受到連鎖反應。因此,這將導致進一步的延誤。”
“表面上看,持續24至48小時的罷工對外人來說可能不值一提,但對我們內部人員來說并非如此,” Xeneta的首席分析師彼得·桑德(Peter Sander)表示,“托運人將受到影響,承運人可能需要跳過港口???,將貨物卸載在距離較近的其他港口。目前所有集裝箱航運供應鏈的利益相關者都在努力、高效地轉運貨物。”
由于運力緊張,運往北歐的運費已經開始上漲。
上周,從亞洲到鹿特丹的40英尺集裝箱的現貨運價高達6177美元。
漸行漸遠
本月初,德國南部地區因暴雨造成內陸運輸系統出現問題。洪水還導致德國水力發電廠停機甚至減少發電,加大了國家電力供應的壓力。與此同時,德國最大的勞工工會IG Metall正在尋求為約390萬名從事金屬和電氣零部件行業的工人提高約7%的工資,以彌補過去幾年來急劇上漲的消費價格。
根據IG Metall執行委員會的建議,漲薪幅度將覆蓋連續12個月,這一建議是繼2022年簽訂的漲薪8.5%協議之后的結果。在周一公布這一公告之前,雇主協會Suedwestmetall曾反對提薪。
這些有著明顯分歧的觀點表明,任何和解都將是一場艱難的斗爭。據彭博社周二的報道稱,IG Metall的談判預計將于九月開始,并將受到歐洲央行的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