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集裝箱吞吐量,一直是國際貿易的晴雨表。近期,上海港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4至5月份,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實現同比大幅增長,其中4月份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為450萬標箱,同比增長7.7%;5月份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為465萬標箱,同比增長10.2%。
在全球貿易摩擦加劇,特別是美國對華揮舞關稅大棒的復雜情況下,4至5月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保持持續增長,充分反映了中國經濟的韌性,也凸顯了上海在全球貿易網絡中的穩固地位。
“盡管4月份受美國對華加征高額關稅影響,上海港美線貨量一度承壓,但其他航線的貨量幾乎都呈現普漲態勢,有力支撐了整體業務量。”上港集團市場發展中心副總經理胡美娟分析。
這背后,是中國外貿企業積極開拓多元化國際市場的努力,正如一家外貿企業負責人所言:“中國制造在全球具有強大競爭力,即使對美出口減少,我們也會主動開拓新的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進入5月,伴隨中美兩國互降關稅后,上海港美線貨量在5月后兩周增幅明顯。胡美娟解釋說:“對遠程航線來說,從外貿企業訂艙到完成提箱裝箱,通常存在7至10天的滯后期。基于5月下旬的回升態勢,我們預判6月份美線貨量的上漲會更加明顯。”
美線貨量的回升,促使船公司加快把之前調離的美線運力調回上海,這導致5月份上海港集裝箱船靠泊艘次明顯增加。然而,面對這一突發的集中到港情況,上海港5月份集裝箱船平均靠泊等待時間和作業時間卻實現了“雙下降”。
“這得益于上海港近年來持續推進的精益管理和智慧港口建設。”胡美娟介紹。上海港通過對重點作業路實施精細化管理,持續優化流程,還通過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深挖內部效率潛能,優化復雜業務場景下的作業策略。這些舉措,顯著提升了碼頭整體作業效率,進一步壓縮船舶在港時間,確保了港口在貨量波動下保持高效與暢通。
上海港的高效運轉,也離不開海事、海關、邊檢等口岸部門的持續發力。各部門不斷改進流程、提升效能、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為上海港應對各類運營挑戰提供了堅實保障。
隨著6月份美線貨量進一步釋放,上海港預計將更加繁忙。然而,憑借上海港持續提升的運營效率和服務軟實力,依靠各方密切協作形成的強大合力,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將為中國制造出海提供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