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上午,上港集團羅涇港區集裝箱碼頭改造一期工程建成完工儀式在工程現場舉行,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顧金山宣布羅涇港區集裝箱碼頭改造一期工程正式完工。
作為2023年上海市重大工程之一,本次建成完工的羅涇港區集裝箱碼頭改造一期工程泊位總長1432.1米,設計年通過能力260萬標準箱,可進一步滿足服務和保障國家戰略任務的需要,為上海港高質量發展和未來箱量增長打開新空間。
地處東海之濱,毗鄰長江入海口,踞上海北部寶山羅涇地區的這座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地理位置和腹地貨源優勢明顯,該智能碼頭的生產管控系統及遠控岸橋、全自動場橋、AIV等集成了當下先進的自動化碼頭技術,藍天白云映襯下“中國紅、上港紅”已然巍峨聳立。
得益于近年的積極探索和實踐,上港集團在綠色智慧碼頭建設方面始終處于行業領先水平。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的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運營6年來,不負重托,已成為綜合智能化程度最高的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年吞吐量和作業效率均處于領先水平。
2022年底,上港集團啟動羅涇港區集裝箱碼頭一期改造工程,在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技術積累和運營經驗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原煤炭碼頭水陸域和部分礦石碼頭陸域岸線資源,集中力量攻克關鍵技術,采取岸橋遠控和堆場橫向布置、自動化軌道吊等先進模式,選用自主可控的F5G技術和適合羅涇一期的智能化水平運輸系統(含AIV),優化交通流向和堆場布局設計,廣泛應用各項自動化工藝及設備,推動著集裝箱裝卸作業提質增效。
“順應綠色、低碳、智能航運業發展新趨勢”,未來,上港集團將加快推進工程聯調聯試,進一步升級改造羅涇港區,包括完善提升自動化碼頭生產管控系統、自動化AIV等技術,實現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更高水平的自主可控,全力提升作業效率,使之成為繼洋山四期之外的第二個“超大型、智慧型、生態型”集裝箱港口,支撐上海國際集裝箱樞紐港穩定健康發展,推動國際航運中心向“全面建成”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