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吃水20.5米、裝載26.79萬噸原油的“太恩河”輪安全平穩靠泊欽州30萬噸級油碼頭,再創北部灣港靠泊油輪吃水新紀錄。此次油輪的順利靠泊將進一步釋放碼頭靠泊效能,降低物流成本,賦能廣西區域能源產業鏈持續創新、穩步前行。
此次靠泊的油輪“太恩河”輪為馬紹爾群島籍VLCC油輪,全長329.99米,寬60.04米,型深29.7米,載重原油26.79萬噸,吃水20.5米。油輪靠泊的欽州30萬噸級油碼頭是服務中石油廣西煉化一體化項目配套的重點港航基礎設施,是廣西目前靠泊等級最高、接卸能力最大的原油碼頭,是北部灣港集團推動作業船舶大型化和深水化,提質增效、提升碼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抓手之一。
為保障該輪安全平穩進港靠泊,廣西海事局高度重視總體部署,欽州海事局靠前指揮,科學調度,全程開展海上交通指揮;欽州引航站加強潮汐水文、氣象預報分析研判,嚴格把握VLCC作業窗口期,嚴密制定落實引航方案,確保船舶在復雜水文條件下的安全航行和靠泊。口岸各相關單位積極配合、通力協作,為船舶的順利靠泊提供了強有力支持。
近年來,北部灣港集團積極落實自治區欽州港30萬噸油碼頭達標運行協調工作專班的部署,按照“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推進原則,積極協同各方,進一步完善安全體系、軟硬件基礎設施、操作能力等方面的短板,以“小切口”推動“大突破”,不斷提升碼頭的運營效率和服務水平,平均船前船后時間由2022年的16.01小時縮短至2024年的13.85小時(截至12月17日數據),作業效率提高13.49%,結合欽州港水域特點總結積累實踐經驗,為推進20.5米吃水油輪靠泊工作做好了充分準備。
欽州30萬噸級油碼頭自2021年11月5日正式投產運營以來,在自治區口岸各部門、船公司及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下,克服欽州港水域航道、水文氣象等條件對超大型船舶進出港以及穩泊作業的影響,截至12月17日,已累計作業油輪134艘次,接卸原油總計超2500萬噸,全力保證了煉廠的平穩生產,保障了廣西區域能源產業鏈在激烈市場競爭中持續創新、穩步前行。
此次油輪的成功靠泊,不僅為地區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促進了廣西區域能源供應鏈、產業鏈的高效暢通和深度融合,下一步,北部灣港集團將以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為牽引,提升北部灣港集疏運和多式聯運能力,持續創新思維舉措,強管理、重保障,提效率、優服務,不斷鞏固提升船舶作業效率與服務質量的成果,助力廣西加快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推進“一區兩地一園一通道”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