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寧波舟山港梅山港區碼頭前沿排滿了國際集裝箱巨輪。中國首艘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氣(以下簡稱LNG)運輸加注船“海洋石油301”在寧波海事巡邏艇的護航下,按照引航員指令,穿過港作拖輪打起的水門,緩緩靠向正在碼頭6號泊位進行裝卸作業的雙燃料集裝箱船“達飛聯合”輪,并通過軟管為該集裝箱船加注保稅LNG燃料。
這是寧波舟山港迎來的首單國際航行船舶保稅LNG加注業務,也是浙江自貿區在保稅LNG加注創新上的重大突破。至此,全球最大港寧波舟山港成為了全球少數擁有“船到船”同步加注液化天然氣服務能力的港口,對推動國際航運綠色發展,助力浙江省建設世界一流強港及寧波市打造全球航運中心城市、擦亮“樞紐自貿區”金名片具有重要意義。
據悉,此次保稅LNG燃料加注量將達9100立方米,創我國港口單艘次LNG加注量新高,可滿足船舶連續航行里程超1萬海里,輕松覆蓋單次中國到歐洲的航程,相當于沿著赤道繞行地球半圈。同時,此次加注采用“港內反輸,港內加注”全流程保稅LNG加注作業模式,即通過寧波舟山港穿山港區浙江LNG碼頭以“儲罐到船”的方式為“海洋石油301”提供反輸作業,再轉港至梅山港區由“海洋石油301”通過“船到船”方式為國際船舶“達飛聯合”輪進行加注,相較于跨關區轉運加注,該模式更兼具靈活性大、保障性強等優勢。
在當前限硫令和船舶大型化的背景下,國際航運巨頭紛紛制定相應減碳目標,全球以LNG為動力的運輸船舶數量越來越多。標普普氏能源資訊曾預測,LNG將主導航運業的綠色轉型,LNG消耗占比將從2021年的4.6%上升至2030年的10.7%,屆時LNG動力船的數量可能超過4000艘,新能源加注需求將持續走高。與傳統船用燃油相比,液化天然氣作為船舶動力燃料,可實現硫氧化物零排放、氮氧化物減排90%、二氧化碳減排25%,每年可降低燃料成本30%左右,兼具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尤其適合國際遠洋大型船舶。LNG具有易燃易爆性、毒性、腐蝕性、低溫及壓力危害等特性,對船舶進出港、裝卸貨、加注作業以及應急處置等環節管理的標準高、要求嚴,稍有不慎將對港口的生產作業造成極大影響。
為保障本次試加注作業的順利開展,寧波海事局成立了專項服務團隊,指導加注相關單位完成LNG首船試加注一系列安全保障方案和應急響應計劃。“海洋石油301”在港期間,海事執法人員綜合運用遠程電子巡航和巡邏艇現場警戒加強“移動安全區”水域動態管控,通過安全信息通播警示過往船舶避開“作業警戒區”,登輪對船舶加注作業、船員實操實施監督檢查,協調消拖兩用船等應急力量強化現場值守,確保加注船進出港口、裝卸、加注、應急等全過程、全流程、全要素、全閉環安全。
作為全球貨物吞吐量第一、集裝箱吞吐量第三的超級大港,寧波舟山港擁有特大型深水泊位超120座,是世界上大型和特大型船舶進出最頻繁的港口之一,國際航行船舶LNG加注需求潛力較大。近年來,寧波舟山港以綠色港口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持續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和清潔能源投用。此次保稅LNG試加注業務的成功推進,是中國海油與浙江海港強強聯合,加快寧波舟山港國際船舶保稅LNG加注中心建設的生動實踐,也是寧波舟山港推進航運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補強世界一流強港綜合服務能力的培育重點。
作為中國第一、世界第二大LNG進口商,中國海油建立了完整的LNG產業鏈,長期LNG資源合同量每年超3400萬噸,資源來自澳大利亞、卡塔爾等全球25個國家和地區,可在我國沿海地區提供靈活的LNG資源供應保障和國際船舶加注服務。依托自身資源優勢,中國海油正加快打造“國際+國內”“天然氣+港口”多體系LNG船舶加注網絡,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及綠色航運產業鏈,助力我國提升國際船舶保稅LNG加注能力,全力保障船用LNG能源供應安全,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海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