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船舶水污染物處置“船—港—城”一體化模式在常熟成功構建。常熟港區船舶污染防治智能化水平提升、體系更成熟,港口污染防治基礎設施更完善,具有“常熟特色”的綠色生態港口建設提速加碼。
綱舉目張 功能更強勁
作為蘇州港三大港區之一,常熟港已與全球500多個國際口岸通商通航,形成了鋼材、紙漿、化工品等特色貨種,是長三角區域進出口鋼材重要的中轉港,和常熟市經濟發展和臨港產業開發的重要支撐。今年前10月,常熟港貨物吞吐量5127.88萬噸,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1130.22萬噸,同比增長16.1%。
“目前,常熟港正全面向‘特色產業港、物流物貿港、科技創新港、綠色生態港’轉型。”常熟市交通運輸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經過努力,《常熟港口產業發展規劃研究》《蘇州港常熟港區港口岸線整合利用規劃方案》兩項規劃方案日前已經通過驗收,有關工作正有序推進,未來將為常熟港發展提供基礎和指引。
《常熟港口產業發展規劃研究》確定了常熟港“專業、特色、價值型港口”的主要發展方向,明確了常熟港口與產業未來發展戰略定位。該項規劃在深入分析蘇州港常熟港區港口與產業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充分借鑒國內外典型港口經驗及做法,結合常熟港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以及常熟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提出了港口與產業發展的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
《蘇州港常熟港區港口岸線整合利用規劃方案》深入分析蘇州港常熟港區港口岸線利用現狀和存在問題,結合國家及區域發展戰略、腹地經濟社會發展、蘇州港總體規劃(修訂)及相關行業規劃對港口岸線利用的要求,提出常熟港區港口岸線整合利用正確思路,和五年整合利用方案,是指導常熟港區港口岸線資源整合利用的重要依據。
常熟市交通運輸局還將錨定常熟港口和產業未來發展戰略定位,進一步深入整合岸線資源,強化岸線資源集約高效利用,以重點任務、示范項目及各項政策保障措施為抓手,全面推動常熟港高質量發展走上新臺階。
協同聯動 機制更順暢
10月底,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公布“水韻江蘇·長江百景”征集結果,新時代發展景觀常熟港位列其中。這是綠色發展的寫照,也是協同發力的成果。
早在4月,常熟海事局、常熟市交通運輸局、常熟港管理服務中心、常熟港各危化品碼頭等單位共同揭牌,常熟港危險貨物運輸服務保障先鋒行動支部正式成立,切實強化散裝液體危險貨物污染防治,著力打造安全、便捷、高效的水上運輸綠色通道,深入推進常熟綠色生態港建設,也為成功構建船舶水污染物處理“船—港—城”一體化模式打下了堅實基礎。
“我們先后與交通運輸、生態環境、城管、港服中心等單位多次開展聯合檢查,推動船舶污染防治‘江蘇模式’在長江常熟段落實落細。”常熟海事局船舶監督處(危管防污處)處長陳俊告訴記者,船舶水污染物處理“船—港—城”一體化模式讓合力更強了。該模式下,聯合執法效能進一步提升,可以更好統籌開展職能督查、聯合檢查與交叉暗訪,嚴格實施船舶污染物送交情況掃盲打假。
在各方努力下,常熟港所有在營碼頭共建成了25條直通常熟市政管網的智能船舶生活污水固定接收管線,實現船舶生活污水排放入管、污水直送市政管網、數量精準計量、數據實時上傳,直通城市公共處置網絡,全面打通了船舶生活污水處理“最后一公里”。
針對錨地水域船舶污染物接收問題,常熟市政府還積極落實專項資金,以政府全資購買第三方服務的方式,在常熟港錨地水域有效推行“一零兩全四免費”服務,實現水上船舶污染物直通城市公共處置網絡。
下一步,常熟海事局、常熟市交通運輸局將進一步提升到港船舶岸電受電設施匹配率,持續推動港口經營人加強碼頭岸電設施標準化改造,提升岸電供電能力,推動常熟港碼頭單位進一步優化岸電推廣使用、污染物接收等工作。
當好“主角” 綠色更鮮明
近年來,常熟港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始終將綠色發展貫穿到港口規劃、建設和運營全過程,持續提高港口綠色發展水平,深入推進綠色、低碳、可持續、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積極推動5座碼頭新增岸電標準接插件16個,6座碼頭增配岸電轉接箱18個,最大程度便利到港船舶岸電使用;
推動常靠電煤船受電設施全改造,實現常靠電煤船100%實現到港使用岸電,最大單船用電量達4.28萬度;
建立海船未正常接電“實時報”制度,海事、碼頭單位聯絡人逐船查找原因,實時對接協調,強化岸電異常使用精準管理……
從碼頭散落的垃圾桶,到船舶垃圾智能接收設施全覆蓋;從簡易配置生活污水接收桶,到智能生活污水接收管線的全覆蓋;從2臺老舊碼頭岸電,到如今配備41臺智能岸電設施,實現非危泊位智能岸電全覆蓋,常熟港污染防治配套設施逐步完善。
截至11月25日,常熟港到港船舶使用岸電超1.6萬艘次,用電量超245萬度,同比分別增長31.28%和22.53%,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113.97噸。
在不斷深入推進綠色生態港口建設的實踐中,常熟亨通港成為常熟港首個江蘇省三星級綠色港口碼頭。
據介紹,亨通碼頭實現泊位岸電覆蓋率100%、生活污水、油污水100%轉運處置、港區LED綠色照明占比100%。該碼頭每年定期開展疏浚,挖掘土及污泥進行再利用,并著力建設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轉運及處置設施。沿周邊長江護岸種植綠色植被,推行生態護岸等水域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同時開展綠化行動,精準養綠護綠,提高綠化質量和水平,綠化面積達4264.7平方米。
承擔著賦能產業升級、激發創新活力、帶動綠色發展的重要使命,打造特色產業港、物流物貿港、科技創新港、綠色生態港,常熟港揚帆再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