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媒報道, 韓國最大的遠洋運輸公司現代商船(HMM)周二表示,到2030年,該公司將投入23.5萬億韓元(約175億美元),將貨運能力提高近一倍,并擴展其綜合物流服務,以此轉型為一家提供全方位物流解決方案的公司,擺脫以往單純依賴船隊擴張和運費競爭的傳統業務模式。
投資將分布在四個關鍵領域:集裝箱業務(94億美元)、散貨業務(41.4億美元)、綜合物流業務(31.1億美元)和環保與數字化業務(7.4億美元)。總投資的60%以上(106.6億美元)將用于可持續管理舉措,包括低碳船舶和綠色設施。
HMM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金京培 (Kim Kyung-bae) 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公司目標到2030年將其集裝箱船隊規模從目前的83艘擴大到130艘,從當前的92萬TEU達到155萬TEU,并計劃購買約70艘綠色船舶。就在上個月,HMM斥資6050萬美元購買了三艘有著19年船齡的支線集裝箱船。
據Alphaliner最新數據,HMM的運力目前在全球排名第八,集裝箱運輸市場份額為2.8%。其目標是發展壯大,與世界航運巨頭競爭。
HMM還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大幅擴大其散貨船業務規模,以加強其產品組合,為長期衰退做準備。該公司決定將目前擁有36艘船舶、630萬載重噸的散貨船業務規模擴大到2030年的110艘船舶、1228萬載重噸的規模。
HMM也將在端到端業務中擴建新的港口碼頭和集裝箱存儲設施,為進入全物流市場奠定基礎。
金京培表示:“到2030年,我們將實現收入15萬億韓元(約112億美元),資產達到43.2萬億韓元(約322萬億美元),成為韓國領先的物流公司。” 其收入和資產目標分別同比高出82.9%和68%。
為響應全球環保目標,HMM同時正在考慮加快實現2045年凈零碳排放的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HMM將斥資7.4億美元改裝船舶發動機,確保綠色燃料的供應鏈,并通過數字化提高運營效率。
不過,韓國航運業相關人士警告稱,HMM的財務目標可能受到其大股東對該公司私有化計劃的影響。去年,HMM的兩大股東——韓國開發銀行(KDB)和韓國海洋商業公司(KOBC)計劃以48億美元的價格將HMM股份出售給由韓國最大家禽加工商Harim集團和私募股權JKL Partners的聯盟(Harim-JLK財團)。不過在今年2月,由于“在某些問題上存在分歧”,此次出售以失敗告終。
僅在六個月后,HMM就推出了此次這項激進的投資計劃。盡管出售流程存在重啟的可能性,但鑒于“雙子星”聯盟和Premier Alliance均將于明年2月生效,且競爭對手也將借此契機迅速加大投資力度,HMM的領導層已明確判定,采取被動應對的策略已不再可行。而本次的投資計劃正是在HMM本周與新加坡的Ocean Network Express (ONE) 和中國臺灣的陽明海運建立五年戰略合作伙伴關系(Premier Alliance)后公布的。三方合作伙伴關系將于2025年2月啟動,屆時德國的Hapag-Lloyd(赫伯羅特)將退出原先的THE Alliance,加入和馬士基的“雙子星”聯盟。
Premier Alliance也將與地中海航運公司(MSC)進行艙位交換合作,合作將于明年2月開始。一位航運業官員對此表示:“現在Premier Alliance聯手MSC在泛太平洋和亞歐航線上發力,那么HMM將需要在歐洲以外的航線上建立競爭力,例如大西洋、南美和非洲。”
疫情期間的物流危機無疑為HMM這一投資計劃提供了動力。港口勞動力短缺,疊加美國主要港口的罷工事件,進一步加劇了物流瓶頸,導致貨物滯留在港口。這一狀況直接推動了市場對能夠全面管理從起點至終點全程物流服務的公司需求的增加。作為應對策略,航運公司紛紛積極進行并購,收購陸地物流公司(涵蓋卡車和鐵路運輸)及航空物流公司。他們在疫情期間所賺取的利潤,每年高達數萬億至數十萬億韓元不等,為HMM的戰略轉型舉措提供了支撐。
金京培表示:“通過加強以信任為基礎的合作伙伴關系,我們正在提高為客戶提供的服務質量。我們也將繼續致力于發展彈性業務組合,并將自己定位為未來環保航運領域的全球領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