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服務網CNSS獲悉,最新數據顯示,波羅的海運費指數(Baltic Dry Index BDI)上升45點至1093點,創下自2024年12月11日以來的一個多月新高。主要受到海岬型散裝船(Capesize)運費明顯上漲的拉動。不過,其他船型如巴拿馬型貨船(Panamax)和輕便極限型船舶(Supramax)的表現卻不如預期,顯示市場需求分化。
海岬型散裝船:需求強勁,運費領漲
海岬型散裝船指數(BCI)單日上漲167點,達到1615點,創下六周以來的新高。每日平均收益增至13391美元,比前一天高出1381美元。
原因分析:
- 我國需求回暖:我國可能推出更多經濟刺激政策,帶動對鐵礦石的需求上升,進一步刺激相關航運需求。
- 大宗商品價格上漲: 鐵礦石期貨價格近期上漲,為海岬型船舶的運價提供了支撐。
巴拿馬型貨船:需求疲弱,運費下滑
巴拿馬型貨船指數(BPI)連續四天下跌,最新數據下降27點至926點。日均收益下降242美元,僅剩8332美元。
原因分析:
- 糧食出口淡季:巴西和阿根廷的糧食出口進入低潮期,直接影響巴拿馬型貨船的需求。
輕便極限型船舶:運價探底
輕便極限型船舶運費指數(BSI)下跌10點,收于809點,這是自2023年8月15日以來的最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