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海運價格在傳統“淡季”逆勢上漲,又在傳統“旺季”一路下跌。
9月6日,最新一期上海出口集裝箱結算運價指數(歐洲航線)報2726.58點,較上期下跌7.99%,這已是連續第三周呈下滑態勢。跌破3000點大關,意味著運價回落至5月底水平。
今年以來,一路飆升的海運價格在7月迎來了“降溫”,又由供需關系的變化在近兩個月出現暴跌。9月9日,集運指數(歐線)期貨主力合約突然崩跌,盤中一度暴跌超10%,創下2024年4月8日以來新低,截至收盤,報1607.5點,相較于7月4日最高點,累計跌幅超66%。
業內人士指出,由于需求變化和運力的增加,海運價格正逐步回歸到合理區間,預計短期內還會平穩下跌,但在中國農歷年前的出貨潮,還將迎來一波漲價。
海運價格逐步回歸合理區間
今年二季度,全球航運市場經歷了“淡季不淡”,拉長周期看,1至7月,受集運市場需求旺盛、紅海局勢緊張等因素影響,集運指數(歐線)期貨主力合約持續飆漲,年內最大漲幅超278%,期間最高漲至4763.6點。
但在7月份“傳統旺季”,海運價格開始下跌,多數船公司放棄了原定的漲價計劃,紛紛下調運費,韓國森羅(SM line)將每大柜運價下調600美元,中遠海運(COSCO)、日本海洋網聯(ONE)等也相繼調降200至300美元。
“7月以來,市場需求并未如預期般上漲,加上新造船舶陸續投放市場,緩解了此前的運力緊張和爆艙現象,運費隨之下降。由于需求的變化和運力的增加,船公司為了爭奪市場份額開始下調運價,導致市場上‘價格戰’激烈。”青島貨代人劉先生分析。
集裝箱貿易統計數據印證了這一點,數據顯示,遠東至歐洲的月度貨運量,從6月份的175萬標準箱下降到7月份的158萬標準箱,降幅為0.5%。特別是北亞至北歐的貨運量環比下降7.6%,同比下降14.2%,而中國至北歐的貨運量也環比下降3.9%,盡管同比仍增長7.9%。
此前,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國際航運研究所副所長鄭靜文對風口財經表示,“海運市場淡旺季主要看貨量水平”。目前來看,今年9月份有別于傳統海運旺季,在海運價格經歷了瘋漲,滯漲,再到震蕩后的回落,市場普遍認為,海運價格逐步回歸合理區間。
“相比今年價格高位期,部分船公司的現艙報價已然腰斬,目前線上價格最低的赫伯羅特(HPL),從上海發往德國漢堡的小柜運價已降到1442美元,大柜為2384美元;發往北美的小柜為3211美元,大柜為3842美元。COSCO報價略高,發往歐洲的小柜要3800美元,大柜要6000美元。”上海一家國際貨運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運價加速下跌,市場風向已變。
根據南華期貨,從8月中旬至今,主流船公司歐線的小柜現艙報價已下跌至少1700美元以上,大柜現艙報價也已下跌至少2500美元以上。
就在8月末,航運巨頭馬士基宣布,將于9月15日起實施新的旺季附加費(PSS)標準,將價格從3000美元/TEU和4000美元/FEU,調整至1500美元/TEU和3000美元/FEU。9月6日,馬士基進一步降低了即將實施的PSS標準至1000美元/TEU和2000美元/FEU。這意味著,原本被視為即期價格階段性支撐的長期協議價格,將從本月中旬開始出現更大幅度的下降。
供需變化加速船司運力調整
根據上海航運交易所9月6日發布的數據,運價大跌,四大主要航線無一幸免,其中美東至中國及歐洲航線成為重災區,分別暴跌11%和10.76%,而美西至中國及地中海航線也分別下跌6.37%和8.71%。
原本寄希望于“十一”黃金周前小旺季的船司開始進行運力調整。英國知名航運咨詢公司Drewry最新評估報告顯示,9月2日至10月6日的五周內,跨太平洋、跨大西洋及亞洲至北歐和地中海的主要貿易航線中68個航次已宣布取消,取消率為10%。其中,被通知取消的航次中,跨太平洋航線約占51%,亞洲至北歐和地中海航線約占28%,還有21%在跨大西洋航線上。
通常,“十一”黃金周前是工廠訂單激增的時期,但Drewry表示,“船公司取消航次是為了應對現貨運價持續下跌及黃金周假期前需求持續疲軟。”
以地中海航運(MSC)為例,8月底,MSC宣布計劃調整其運力,并公布了多個停航計劃,涉及歐地、北美等航線。MSC表示,此次停航計劃與黃金周假期期間需求放緩有關。
而美東地區潛在的罷工威脅,對于航運市場的影響不可小覷。根據國投安信期貨,今年10月,全球集運市場一較大不確定性來自于美東勞資談判,目前勞資雙方在新合約上的分歧較大,工人從10月起罷工的風險增加,可能導致嚴重的港口擁堵,但即便發生,其對歐線運力的影響仍需一定的傳導時間。
對此,赫伯羅特首席執行官Rolf Habben Jansen在不久前的媒體業績發布會上表示,今年的談判氛圍有些不尋常,雙方的談判言辭已經顯現出緊張的跡象。美東港口的罷工如果爆發,將會使本已脆弱的全球供應鏈遭受進一步的打擊,可能導致運費上漲、交貨延誤甚至供應鏈中斷。
今年上半年,海運市場經歷了一波需求高峰,進入下半年,市場需求明顯放緩,行業充滿未知。接下來的幾個月,海運價格是否還會下跌?
“就目前情況看,預計短期內海運費還會平穩下跌,但11月、12月有回升的可能,畢竟還有中國農歷年前的出貨潮,到時扎堆出貨的海運將迎來一波漲價。”業內人士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