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貿易局勢的風云變幻,國際海運價格經歷了今年上半年“天價運費”和第三季度的連續走低后,10月底以來,又開始一路高歌猛進,多條航線傳出爆艙。顯然,運價的不穩定給全球供應鏈帶來了新的挑戰。同時,隨著全球環保法規的加速實施,港航業還面臨著更大的環保挑戰。
面對日益復雜的航運市場環境,業內人士呼吁相關方企業加強合作,推動港航業可持續發展,以應對出現的各種挑戰。
強化合作應對風險
供應鏈安全是企業的生命線。在面對全球范圍內的各種不可預見的風險和突發事件時,航運企業可以從自身角度出發,通過加強風險管理、開通多元化航線、提高運輸效率、加強與政府和行業組織的合作等方面,強化供應鏈韌性管理,維護港航業的穩定和安全。
港航業是全球供應鏈的重要環節,其涉及范圍廣、環節復雜、參與者眾多。因此,在提升供應鏈的彈性和韌性管理能力方面,除了航運企業,港口也是非常重要的參與者。顯然,港航企業之間的合作是提高供應鏈效率以及打造端到端解決方案的關鍵。
對于港航企業合作,阿布扎比港口集團薩芬航運首席執行官阿米爾·馬哈米分析稱:“港航企業之間的關系非常重要,但同時也非常復雜。特別是在當前的全球經濟環境中,我們看到,罷工、疫情以及其他不可預見的情況,造成了港口環節的中斷,這不僅打斷了我們的供應鏈系統,還造成了很多危害,影響到整個港航業的運轉。”
他介紹,阿布扎比港將五個集群——港口、航運、數字、物流、自貿區結合起來,同時還有戰略合作伙伴,為客戶提供一站式全面解決方案,以此來減少客戶的風險。
“今后,為了進一步提升供應鏈的韌性,港航企業之間還需要有更多的合作和整合。”阿米爾·馬哈米強調。
供應鏈上的利益相關方,尤其是占主導地位的貨主企業,在存量時代,也需要與承運人加強合作,共同尋找提升全球供應鏈韌性的方法。
TCL實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兼供應鏈與質量安全中心總經理呂小斌介紹,對于貨主來說,可以從針對全球化的布局能力,進行端到端前期供應鏈能力建設、提早做好全球供應鏈布局、進行數字化轉型,以及與全球化能力較強的航運企業建立合作關系。
加快綠色轉型
除了需要增強供應鏈韌性管理能力,在可持續發展的大趨勢下,航運企業還需要采取措施克服碳排放對環境和行業發展帶來的重大挑戰。
在綠色減排方面,達飛集團亞太區首席執行官博·韋格納從優化運營和數字化技術創新兩個方面介紹了達飛集團的經驗。
從2008年以來,達飛通過優化以及運營創新,集裝箱船的碳排放已經降低了50%;達飛在2028年將擁有131艘雙燃料船;達飛和上港集團在船燃加注、岸電等方面合作取得了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