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記者在滄州黃驊港綜合港區9號、10號通用泊位碼頭現場看到,打樁機發出有節奏的轟鳴,一根根混凝土方樁被緩緩打入海底。施工現場機械穿梭、工人忙碌,一片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
“目前,項目已完成預制混凝土方樁1723根,完成混凝土方樁沉樁1174根。”項目負責人李輝介紹,該項目將新建兩個10萬噸級通用泊位及配套設施,總投資15.8億元。項目以專業化肥碼頭為重點,兼顧鋼材和其他件雜貨等的接卸任務,年設計通過能力475萬噸。
今年以來,全市上下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緊盯時間節點,堅持干字當頭,推進各個重點項目加速建設,黃驊港規劃建設邁出堅實步伐。目前,黃驊港在建碼頭項目4個,總投資107.8億元,向著打造多功能、綜合性、現代化大港目標漸行漸近。
圍繞打造“多功能”大港,設立港口發展建設子基金,今年謀劃實施總投資775億元的30個重點港口及配套項目。其中,加快推進煤炭港區五期、30萬噸級原油碼頭、滾裝碼頭一期等項目建設,確保年內綜合港區多用途碼頭、集裝箱碼頭一期開工,2個通用泊位主體完工,液體化工碼頭交工驗收,進一步拓展港口“全貨類”運輸功能。
圍繞打造“綜合性”大港,增強國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原油儲備基地建設,推動國家煤炭儲備基地獲批開工;發展國際集裝箱中轉集拼業務,鞏固黃驊港至美日韓等集裝箱航線,實現中歐、中亞國際班列常態化運營,推動綜保區申報取得實質性進展;加速朔州、孝義等內陸港布局建設,年內完成20個內陸港布局,使港口與腹地之間的通道更加暢通便捷。
圍繞打造“現代化”大港,進一步整合岸線、錨地、航道等資源,實現港口運營分類施策、規范管理;國內首套散貨港口智能生產操作系統在黃驊港煤炭港區實現應用,首個煤炭碼頭零碳試點項目在煤炭港區正式啟動,黃驊港成為全球首家全流程智能作業的干散貨港口、全國首家作業現場全面無人的智能化煤炭港口;“5G智慧港口創新應用”入選國家能源領域5G應用典型案例。
“隨著這些重點項目的加快推進,黃驊港港口功能布局持續優化,集疏運體系日益完善,港口與腹地之間的通道更加暢通便捷,為港口增量增效提供了充足源動力。”滄州港務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前四個月,黃驊港綜合港區、散貨港區完成貨物吞吐量4141.78萬噸,同比增長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