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京津冀協同發展11周年之際,來自京津冀及腹地的長城等4000余輛國產品牌商品車,從環球滾裝碼頭發往海外市場,創近年來天津港單船外貿出口商品車新紀錄。“北京研發、津冀制造”的京津冀產業協同模式結出新碩果,助力中國汽車加速駛向世界舞臺,進一步彰顯“中國汽車”在全球化競爭中的韌性與活力。
2024年,中國汽車出口量585.9萬輛,穩居全球首位。京津冀地區作為全國汽車產業高地,汽車產業產值超過8400億元,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集群躋身國家級產業集群。依托京津冀汽車零部件企業的集群優勢,已形成“北京研發-津冀制造-天津出口”的產業協同鏈條,天津港近50%進出口作業車輛來自京津冀車企。近年來,天津港緊盯“貨物、貨主、貨流”,與北汽集團、一汽豐田、長城汽車等京津冀車企深化合作,持續完善產業發展生態,實現“本地制造—港口直運—海外交付”無縫銜接,推動京津冀汽車產業集群向高端化躍升。
天津港作為中國北方最大的汽車進出口樞紐港,不斷織密全球滾裝航線,深入對接服務河北長城等京津冀車企,協調國際船公司提供運力保障,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汽車企業在此“出海”。2025年1月,天津港開通直航墨西哥的滾裝新航線,目前擁有通達歐洲、中東、南美等主力市場的30余條滾裝航線,連接“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國家,全力服務中國汽車拓展海外市場。
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同比增長12%,成為中國汽車出口的新亮點和國際綠色貿易的關鍵支點。天津港加快推進港口能源結構轉型,以智慧化、綠色化推動汽車產業鏈邁入綠色發展階段,率先實現全球港口首批滾裝碼頭“零碳”運營,通過構建新能源發電系統、智慧能源監控系統、岸電高比例覆蓋等手段,以“低碳物流”助力中國車企滿足歐美市場碳足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