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一季度,安特衛普-布魯日港處理了6770萬噸貨物,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0%。這種下降主要是由于散裝貨運量急劇下降,而集裝箱吞吐量則錄得增長。
該港口繼續應對全球挑戰,如不斷變化的市場動態、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以及歐洲化工行業面臨的持續壓力。由于美國是其第二大貿易伙伴,安特衛普-布魯日港密切關注著不斷變化的貿易環境。
盡管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和集裝箱聯盟重組,但集裝箱吞吐量仍是第一季度的關鍵增長引擎,與2024年同期相比,噸位增長4.6%,標準箱增長4.5%。然而,向新聯盟的過渡、罷工和其他港口的擁堵確實導致了集裝箱停留時間的延長,從而給碼頭容量帶來了更大的壓力。
2024年,安特衛普-布魯日港在漢堡-勒阿弗爾范圍內的市場份額增加到30.5%,在全球范圍內,該港口在最大集裝箱港口排名中從第15位上升到第14位。
液體散貨的降幅最大(-19.1%),其中汽油、石腦油和液化天然氣的降幅最大。影響因素包括非洲市場條件的變化、石化行業對石腦油的需求減少以及歐盟對俄羅斯液化天然氣轉運的制裁?;瘜W品的吞吐量增長了10.9%,主要是由于生物燃料的顯著增長(+128%),如果沒有這一增長,化學品部門將出現輕微的同比下降(-1.7%)。歐洲的化學工業在全球競爭力方面仍然面臨相當大的壓力。
在其他細分市場,具有挑戰性的市場環境的影響仍然有限。例如,由于疲軟的經濟環境和進口配額導致鋼鐵吞吐量下降(-14.3%),常規普通貨物吞吐量略有下降(-5.4%)。盡管新車吞吐量大幅下降(-11.3%),但RoRo吞吐量小幅上升(+1.1%),這反映了歐洲汽車行業的困境。車輛吞吐量的下降被其他滾裝貨物(如無人陪伴貨物)的增加所抵消。干散貨幾乎保持穩定(-0.8%)。
美國進口關稅對安特衛普-布魯日港交通的影響目前仍然有限。盡管一些公司在預期關稅的情況下采取了行動,但到目前為止,對美出口并未明顯加速。集裝箱出口增長3.2%,鋼材在1月份暫時達到峰值,對美國的汽車出口減少了20%,與汽車出口的總體下降一致。
與此同時,集裝箱班輪貿易的航運時間表中斷、汽車市場的車型變化以及暫時停產等結構性因素,給碼頭帶來了更大的壓力。因此,雖然目前的直接影響仍然有限,但貿易關稅領域的進一步發展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對物流鏈產生影響。
除了與美國的貿易緊張關系外,歐洲經濟,特別是工業部門,正在努力解決嚴重損害其競爭力的結構性問題。高昂的能源和生產成本、全球產能過剩,以及來自亞洲和其他地區廉價進口產品的競爭日益加劇,正給該行業帶來壓力。最重要的是,復雜的法規、緩慢的許可程序和高昂的勞動力成本正在干擾投資意愿。近年來,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導致了市場份額、附加值和生產能力的急劇下降。因此,安特衛普-布魯日港和鹿特丹港呼吁以具體措施和充足預算支持的形式迅速實施清潔工業協議,以恢復歐洲工業的彈性和未來前景。
最重要的是,物流鏈仍然脆弱。3月31日的飛行員罷工暫時關閉了通往該港口的通道,造成數百萬歐元的經濟損失,并對安特衛普-布魯日港的運營和形象產生了明顯影響。這種中斷影響了產業鏈上的多個環節——從航運公司和碼頭到工業和運輸。由于計劃在4月29日舉行另一場全國性罷工,不確定性仍然很高。結構性挑戰,加上與美國的貿易壓力不斷增加,凸顯了對話與合作的必要性。
安特衛普-布魯日港首席執行官Jacques Vandermeiren表示:“我們正處于特別不確定的時期,這使得很難預測2025年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但就像在之前的危機中一樣,我們的港口顯示出彈性和運營可靠性。這種穩定性對我們的客戶和整體經濟都至關重要。與此同時,美國采取的保護主義措施清楚地表明,歐洲需要對穩健的經濟政策做出更強有力的承諾,以加強我們的工業并鞏固其戰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