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上海近海的洋山港在第三屆全球集裝箱港口績效指數(CPPI)中位居榜首,盡管在2022年受到臺風和其他各種因素的影響。
第三版CPPI由世界銀行(World Bank)和標準普爾全球市場情報公司(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開發,是一個基于數據的可比指數,根據效率對全球348個集裝箱港口進行排名,衡量標準是船舶從抵達港口到離開泊位完成貨物交換所經過的時間。該排名旨在確定全球貿易中主要利益相關者的差距和改進機會,包括政府、航運公司、港口和碼頭運營商、托運人、物流公司和消費者。
標準普爾全球市場情報總監Turloch Mooney評論說:“與2021年相比,洋山在2022年成功地將船舶每次停靠的等待時間減少了3個小時,盡管上半年的運營條件充滿挑戰,但大多數停靠規模范圍內的泊位時間也有所改善。”陽山將繼續為未來建設,在自動化和鐵路連接方面進行大量投資。”
除了洋山港,中東和北非港口今年再次表現良好,該地區有三個港口進入前五:阿曼的塞拉萊港排名第二,阿布扎比的哈利法港排名第三,丹吉爾地中海排名第四。
拉丁美洲的港口在2022年的表現有所改善,哥倫比亞的卡塔赫納港排名第五,厄瓜多爾的波索爾哈港排名第19。
在東南亞,馬來西亞的丹戎佩勒帕斯港今年上升至第六位,越南的蔡美港排名第12,新加坡港口排名第18。
西班牙阿爾赫西拉斯港(Port of Algeciras)排名第16位,是歐洲排名最高的港口。
北卡羅來納州的威爾明頓港(第44位)和弗吉尼亞港(第52位)是北美排名最高的港口。
柏培拉港排名第144位,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排名最高的港口。該地區許多港口的船舶周轉時間仍然過長,這是供應鏈中斷的持續風險。
世界銀行首席運輸經濟學家Martin Humphreys說:“提高港口效率對于釋放非洲的增長和發展至關重要。”“非洲的港口是貿易和商業的重要門戶。它們的高效運作是非洲能否實現其經濟潛力的關鍵決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