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情報指出,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的數據,在2018-2019年大流行前,在港口停留的中位數時間相對穩定在16.5-17小時左右。
然后在2021年下半年和2022年上半年大流行期間,這一數字增加到20小時,達到峰值。
大流行的中斷和運量的增加是在港口停留時間增加的原因之一。
使用處理指數,“我們看到的是,當考慮到全球數量時,在大流行期間,裝卸單個集裝箱的平均時間確實顯著增加,”海洋情報官員評論道。
通過整合這一點,對于運力吸收的衡量,即由于船舶延誤而無法進入市場的事實上的船隊,兩者之間存在緊密的相關性,因此,影響集裝箱船隊的供應鏈瓶頸實際上也以同樣的方式影響了碼頭。
Sea Intelligence補充說,以在港口停留的中位數時間為基礎,“我們可以用我們的運力吸收措施來增加它,以計算泊位運力吸收,即由于港口停留時間較長而從市場上移除的額外泊位運力。”
然后,有可能將其與北美的進出口數據聯系起來,并得出美國的泊位擁堵指數。
美國港口受到的影響要比全球平均水平大得多,這意味著在疫情期間,美國可處理船只的有效碼頭容量受到嚴重影響,峰值達到35%,有趣的是,這是在2022年下半年達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