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港口數字經濟?就是以數據為驅動,實現港口生產要素的重新(創新)配置,以新的業務模式激發港口“超常規”增長新動能。以江蘇藍寶星球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藍寶星球”)為例,該公司2023年營收是2019年的52.6倍,用實力數字證明了其“爆發力”,這也是數字經濟在另一層面上為“彎道超車”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如何讓這種“可能性”成為“必然性”?面對數字經濟的到來,無論是參與方,還是旁觀者,其實都可以悉心去算算這“三筆賬”。
一是算好“長遠賬”。今年以來,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省市層面,無一例外地都把“數字經濟”視為轉型發展的關鍵支撐,這是一個十分明顯的信號——作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數字經濟浪潮只會越來越澎湃。歷史實踐證明,每一次工業革命都對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帶來了顛覆性變革,人們的工作、生活方式也由此改變。身處在變革時代,我們無法斷定一個全新工業革命周期的到來,但可以肯定的是,像藍寶星球等多式聯運平臺已經使供應鏈管理變得更加透明、高效,降低物流成本的“鴻溝”并非不可逾越。如何讓數字經濟賦能港口物流生態圈,這是事關港口未來發展和競爭力的“長遠賬”,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二是算好“整體賬”。2024年3月26日至27日,第六屆淮海經濟區協同發展(連云港)座談會上,明確了以藍寶星球平臺為基礎,共建區域多式聯運物流服務平臺。能在四省十市的會議上入選,足以證明該平臺所提供的物流解決方案得到了廣泛共識。這個由連云港港口集團創新培育多年的平臺,已經搭建了基礎框架,代表著連云港港口集團戰略轉型長遠方向。短期內,只有內部“統一”“壯大”了,才好在更多領域內、更大范圍進行推廣示范。這是事關整體利益和外在形象的“大賬”,算好了,可以與物流鏈各方形成共贏局面,吸引更多資源集聚港口,長效實現上量增效;若只顧眼前“算小賬”,各吹各的號,則形不成合力,與迎面而來的數字機遇可能失之交臂,來之不易的創新成果也可能付諸東流。
三是算好“綜合賬”。新生事物往往要經歷各種風雨洗禮,方能茁壯成長。藍寶星球平臺從公路貨運交易信息平臺到如今的第四方物流平臺,同樣歷經3次轉型、3次“陣痛”,當前,依然走在持續完善的道路上——也正因如此,它更需要連云港港各單位、部門加快調整、聚合力量、有效銜接,只有早轉變、早磨合,才能早見效。這是一筆涉及業務模式轉換、市場開發思路轉變、安全監管方式切換等全方位的“綜合賬”,必然還將面對諸多磨合,但只要全港“一盤棋”,這條供應鏈何嘗不是一條“共贏鏈”?
“天下之勢不盛則衰,天下之治不進則退。”筆者認為,眼下連云港港口集團的數字化轉型之路,猶如逆水行舟,必須激流勇進、乘勢而上,一鼓作氣讓數據之“火”燒得更旺,只要物流成本降了,客戶得到了實惠,何愁數字經濟的“溫暖”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