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個裝載11票貨物的集裝箱,從德國漢堡直航抵達南沙港區,靠泊卸船后分撥到廣州港集拼“分撥中心倉”,經南沙海關現場監卸、理貨公司現場理貨后,順利完成進口拆箱入倉操作,該批貨物后續即可獨立進行申報、放行、提離。至此,廣州港集拼進口拆箱全新監管操作模式正式啟動。
該模式是廣州港集團和廣州海關、南沙海關以及廣州市、南沙區商務局積極踐行《南沙方案》、貫徹落實“貿易促進”和“貿易創新”發展要求的具體舉措,通過政企協作,共同推動南沙口岸進口拆箱業務監管模式進一步優化,推動貿易便利化發展,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據了解,廣州港物流有限公司下屬集拼平臺--廣州港灣區集拼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廣州港集拼)順利完成進口拆箱監管模式的申請及驗收工作,得益于廣州海關、南沙海關協調組織各部門對廣州港集拼“分撥中心倉”進口拆箱庫區規劃和業務操作全流程指導,包括庫區規劃設置、視頻監控布局、衛生檢疫措施、理貨倉管等軟硬件設施建設,確保廣州港集拼進口拆箱“先拆后報”新模式流程在符合監管要求的前提下順利開展。
以往進口拆箱業務為“先申報放行,再拆入倉提離”,需箱內貨物全部申報放行后才可拆箱入倉。在實際操作中,存在因箱內部分貨物未放行導致無法拆箱入倉的情況,直接影響已申報放行貨物的提離時效,存在短板效應。全新的監管操作模式較好地解決了該物流痛點,進口集裝箱貨物到港后先拆箱入倉,再逐票申報放行提離,不會相互影響,有效提升物流時效、降低成本。
今年以來,廣州港集拼在持續發展出口集拼業務的同時,著力拓展進口拆箱業務,融合國際中轉集拼功能,充分發揮“港口-分撥中心倉”樞紐功能,打造集拼物流服務大平臺,助推南沙港區綜合性物流高質量發展,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廣州國際航運樞紐建設、《南沙方案》落地見效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