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斯里蘭卡科倫坡東碼頭項目現場呈現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上百名建設者正搶抓施工窗口期,優質高效推進工程建設。
由中國港灣承建,中交四航局負責施工的斯里蘭卡科倫坡東碼頭項目斯里蘭卡自主投資的首個深水港碼頭,項目在斯里蘭卡科倫坡港內,毗鄰科倫坡港口城項目。項目規劃建設約720米碼頭岸線,60萬平堆場以及其他附屬設施等。四航局主要施工內容為碼頭、護岸、堆場回填、地基處理、道路、消防、給排水通信及泵房附屬設施等。該項目建成后,將極大提高科倫坡港總吞吐量增強科倫坡港航運綜合服務功能,助力科倫坡港成為國際化一流轉運樞紐物流集散樞紐。
據了解,科倫坡港東碼頭項目碼頭為混凝土方塊結構,其中水下基槽開挖與基床碎石夯實整平作為重力式碼頭施工的兩道主要工序,其施工質量決定著重力式方塊碼頭的整體穩定性。
中交四航局斯里蘭卡科倫坡東碼頭項目總工兼副經理江文豪向記者介紹,傳統重力式碼頭基槽開挖和基槽整平作業需要挖泥船進行挖泥、鑿巖等工序,待基床整平后,水上施工船舶完成拋填碎石作業后,利用抓斗改裝打夯船進行打夯,潛水員再下潛安裝軌道對已完成拋石作業面進行初平和精平。然而拋石基床受潮汐變化帶動海床淤泥運動,進而導致基床快速回淤,影響施工質量及進度,作業窗口期短,外部因素對于施工效率的影響很大。
為此,具有多年水工施工經驗的四航局建設團隊第一時間圍繞卡脖子難題開展技術攻關,在第一代的“水下基床夯實全自動船載臺車”的基礎上進行總結改進,自主研制出“船載鑿夯一體機”,對提升水下施工作業效率提升項目實施智能化水平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設備在國內研制問世后,便飄洋過海來到印度洋畔。經過技術人員一個月緊張的安裝和試運行,通過現場實地對鑿巖功能進行測試,設備可實現自動行走、自動鑿巖、自動變幅等功能,水下成像顯示實現了預期碎巖目標,水下塊石基床夯實施工中工效達到了55㎡/h,對比傳統水上船舶夯實施工功效提升了十倍以上。
得益于鑿夯一體機迅速投入使用,斯里蘭卡科倫坡東碼頭項目如火如荼,已完成20000㎡的基床夯實作業,實現了預期“高效率、智能化、多用途”的建設目標,為助力科倫坡港提升集裝箱吞吐能力,進一步強化其南亞中轉樞紐港核心地位,實現斯里蘭卡在債務危機后的經濟復蘇注入新的動能。“創新是發展的不竭動力,我們將堅持創新賦能,為推進項目高質量建設注入不竭動力。” 鮑合輝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