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圭亞那首都喬治敦裝載11萬噸“鋁土礦+錳礦”的CAPE型船舶“光明女神”將于2月13日抵達靠泊江陰港口集團碼頭,這是首艘從裝載圭亞那鋁土礦抵達江陰港的船舶,標志著江陰港喜迎2025年首條“一帶一路”新外貿航線。
新航線的開通,大幅降低了企業的物流成本,同時也為中資企業在圭亞那等地區的各類基建項目提供生產及生活物資保障,更好地服務共建‘一帶一路’。據了解,圭亞那2018年簽署并加入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也是首批在英語加勒比國家加入的國別。2014年至2020年期間,圭亞那鋁土礦產量因管理不善下降了40%,導致大量工人失業,尤其對第十區居民影響深遠。本屆政府通過降低成本、優化產品和提高產量等有效干預和行業振興措施,成功推動行業復蘇。2024年鋁土礦產量增加25萬噸,出口額預計達1.63億美元2025年鋁土礦產量預計將增加40萬噸。中國企業博賽礦業集團計劃投資4.7億美元建設鋁廠,并引入太陽能發電系統降低能源成本,這將進一步推動行業發展并促進就業。
為了保障成功引進“江陰—圭亞那”’“一帶一路”航線并常態化運營,江陰海事局進一步優化監管服務舉措,支持水運物流降本增效,助力江陰港口集團6號碼頭改擴建項目入選交通強國試點項目,服務到港船舶最大吃水提升至12.3米,刷新江陰港開埠以來吃水最大紀錄。此外,為保障此次新航線的順利開通,江陰海事局成立現場保障小組,開通服務綠色通道,優化受限船進出港審批流程,深化運用全要素水上“大交管”,海巡艇現場維護,實現船舶進港“零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