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記者走進山東港口日照港(簡稱“日照港”)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只見自動化橋吊精準抓取集裝箱,IGV車輛穿梭有序,智慧大屏實時跳動著全球物流數據。
近年來,日照港以“智慧+綠色”雙輪驅動,以敢闖敢拼、日新日進的新氣象,干出一片高質量發展的新天地。
集裝箱碼頭越來越“智慧”
記者在日照港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智控中心看到,工作人員輕點鼠標,遠控岸橋的鋼鐵臂就精準抓起了30噸重的集裝箱,穩穩落在無人駕駛集卡上,后者沿著預定路線勻速駛向堆場,全程無需人工干預。
“這些都是通過碼頭的‘智慧大腦’完成的,‘智慧大腦’可以對碼頭全部作業環節進行監控。”日照港集裝箱分公司IT部經理馬龍濤向記者介紹,“‘智慧大腦’助力的自動化軌道吊作業,1個人就能承擔以前7個人的工作量,裝卸效率最高達到每小時37自然箱,相較人工作業效率提升60%以上。”
記者了解到,在日照港順岸開放式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的升級改造中,為進一步提升集裝箱碼頭綜合運行效能,日照港集裝箱核心系統項目研發攻堅團隊連續奮戰,完成數百個接口、上百項業務流程的設計研發和測試優化,打造適配“傳統自動化協同作業”“散改集海鐵聯運”多重業務需求的日照港首個全國產、全自主集裝箱碼頭核心生產系統,碼頭作業效率提升25%。
“我們組建跨部門跨端口項目團隊,自主攻克TSV防砸、RFID精準識別等行業難題,完成23項技術突破。”日照港集裝箱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張軍表示,一年來,日照港集裝箱自動化碼頭綜合效率提升9.5%,外集卡在港停時壓縮30%,服務能力居同類型自動化碼頭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