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港口罷工暫停至明年有助于緩解一些航空貨運旺季運力擔憂,但未來幾個月的繁忙程度仍存在疑問。
TAC Index 編輯尼爾·威爾遜 (Neil Wilson) 表示,即使在上周罷工暫停至明年之前,對于旺季運力緊張程度的看法也參差不齊。
他告訴《航空貨運新聞》,公司一直忙于在飛機上騰出空間,這可能意味著需求不會激增,因為公司已經規劃了他們需要的空間,或者任何激增都會對運價產生更明顯的影響,因為沒有足夠的閑置產能來滿足現貨市場需求。
他說:“考慮到未來幾個月已經鎖定在塊空間協議(BSA)中的容量,無論有沒有罷工,關于峰值會有多大,已經有很多爭論。”
“一些人認為產能緊張可能會推高現貨價格,但另一些人則認為很多邊際需求已經被定價。”
他在 TAC 網站的月度專欄中還解釋說,最近幾周市場表現“平淡”,這削弱了人們對在強于預期的夏季之后出現更早和/或更明顯的旺季的預期。
另一方面,“還有許多其他因素導致利率上升,包括已知即將到來的太陽能電池板和手機等產品的一些大訂單”。
威爾遜表示,上個月整體空運價格變化不大,截至 9 月 30 日的四個星期內,全球波羅的海空運指數 (BAI00) 小幅上漲 1.8%,比去年同月上漲 7.5%。
香港仍然是全球貨運量最大的機場,出境航線指數 (BAI30) 本月上漲 0.3%,同比上漲 16.8%。
與此同時,上海出境游(BAI80)環比上漲 2.7%,同比上漲 20.4%。
雖然港口罷工的最壞情況得以避免,但費率平臺 Freightos 的研究表明,這對空運費率產生了一些影響。
Freightos研究主管Judah Levine表示,隨著進口商繼續加快一些重要庫存的運輸,直到海運業務穩定下來,航空貨運價格可能會持續面臨壓力。
他解釋說,三天的停運足以在港口造成“集裝箱大量積壓”,并且大約有 50 艘船只在東海岸和墨西哥灣港口停泊等待。
一些專家認為,積壓的貨物可能需要兩到三周才能清理完畢,盡管紐約港口官員表示,應該只需幾天的時間。
Levine表示,Freightos航空指數數據顯示,自9月初以來,歐洲-北美航空貨運費率已上漲4%,至1.77美元/公斤,這可能反映了跨大西洋貨運量向空運的轉移。
Levine 表示:“在罷工之前,跨太平洋航空貨運費率并未上漲太多,但罷工開始后,中國 - 北美地區的每日運費從前一周的 5.91 美元/公斤躍升至 7.07 美元/公斤。”
“因此,由于罷工,費率可能會上漲,并且從中國境外電子商務量激增所設定的本已較高的底線開始攀升,該底線一直將費率保持在 6 美元/公斤左右,甚至高于典型的第四季度空運期間的費率。旺季月份——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
與 9 月中旬相比,迪拜 - 北美地區的價格也上漲了 30%,達到每公斤 3.12 美元,這也可能反映了運輸方式的轉變。
他表示:“盡管到本周末,這些航線的運價仍保持在這些水平左右,這表明罷工對航空貨運運價的壓力可能會持續到東海岸的海運業務恢復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