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本周一上午,一艘名為“Bellavia”的集裝箱船在駛離巴爾的摩港碼頭后短暫喪失動力。這是繼3月“達利”號集裝箱船與大橋發生碰撞事件后,又一船在此地發生動力喪失事故。這無疑進一步加深了人們對于航行安全性的深切憂慮。
周一當地時間半夜,經過短暫的停泊,“Bellavia”號集裝箱船離開了巴爾的摩微風角的鄧多克海運碼頭。根據AIS數據顯示,該船在航行時一度維持在1.5海里/小時。然而,在0時16分,它的速度驟降至0.4節,并且似乎朝東邊鄰近的滾裝碼頭漂移。幸運的是,該船最終重新獲得動力,返回鄧多克碼頭。其實際離泊位置并未超過幾百碼。
在完成必要的修理后,“Bellavia”號于當天晚些時候獲得了海岸警衛隊的離港許可。
值得注意的是,“Bellavia”號的動力損失情況與“達利”號事故存在明顯差別。“Bellavia”號的事故發生在離碼頭不遠的區域。根據巴爾的摩內港長期以來的航行規定,該船在動力喪失時租用了拖船進行協助。AIS數據顯示,當時已有兩艘港口拖船在“Bellavia”號附近待命,并一路護送該船安全返回碼頭。“Bellavia”號從未對巴爾的摩一座易受攻擊的跨海大橋——海灣大橋構成任何威脅。這座大橋位于更遠的海面上,船只在那里并不需要拖船護航。
據《巴爾的摩太陽報》透露,自今年3月的“達利”號事件后,巴爾的摩地區已有三艘懸掛外國國旗的深水船舶報告了失去動力或動力減弱的情況,“Bellavia”號便是其中的最新一例。該報還對過去三年內在馬里蘭州水道上失去推進力、動力或轉向能力的40多艘船進行了統計,這也就意味著在這個每年有成千上萬艘船通過的地區,船舶失去動力的事件發生頻率相對較高。
“Bellavia”號是一艘擁有19年船齡的巴拿馬型箱船,由德國所有并運營。根據Equasis(船舶質量與安全評估系統)的記錄,該船在過去三次港口國控制檢查中累計存在25項缺陷,其中包括與推進設備、輔助發動機、濾油和消防安全設備相關的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