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PortEconomics,希臘比雷埃夫斯港去年在歐洲集裝箱設施中排名第四
PortEconomics 聯合總監 Theo Notteboom 編制了顯示 2023 年歐盟集裝箱港口格局的統計數據,同時全面概述了 2023 年該行業的趨勢、挑戰和顯著發展。
數據顯示,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管理的比雷埃夫斯港從 2022 年的第五位升至去年的第四位。
希臘港口2022-2023年增長率為2%,集裝箱吞吐量達到510萬個。
Notteboom 強調說:“在前 15 個港口中,只有焦亞陶羅(意大利)、比雷埃夫斯(希臘)和錫尼什(葡萄牙)在 2023 年處理的集裝箱數量比 2022 年要多。”他補充說,這三個港口的轉運率很高。
比雷埃夫斯港、格但斯克港和錫尼什港在 2007 年至 2023 年期間的吞吐量增幅最大,而巴倫西亞在歷史悠久的集裝箱港口中表現最好。
歐洲集裝箱吞吐量排名前三位的港口是鹿特丹、安特衛普-布魯日和漢堡,它們仍然是該地區迄今為止最大的集裝箱港口。
數據顯示,繼 2022 年 TEU 下降超過 5% 后,所有三個港口的吞吐量在 2023 年均下降了 7% 左右。
總體而言,2023年歐盟前15大港口的吞吐量合計為7250萬標準箱,比2022年下降5.3%。相比之下,2022年下降4.2%,2021年增長5%。
Notteboom 將這些下降歸因于經濟和地緣政治形勢,這影響了集裝箱處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