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巴生港(Port Klang)今年對華箱運量的復蘇速度,沒有預期的那么快,當地箱運量也有所放緩。
巴生港是全球第12大集裝箱港口,去年的集裝箱吞吐量下降了4%,至1322萬teu。在新冠疫情期間,巴生港的整體吞吐量保持在每年1320萬至1370萬teu之間,相當穩定。
上周,巴生港務局總經理K Subramanian在蘭卡威國際海事和航空航天2023展覽會上對Seatrade Maritime News說:“我們已經看到有很多本地貨物產生,我們已經看到我們的本地進出口在過去五年中不斷增長。即使在新冠疫情期間,我們的本地貨物每年也能增長3%至4%。”
當地貨物的增長有助于抵消大流行期間轉運量的下降。
然而,由于貨運需求和高能源價格的問題,今年當地的貨運量增長放緩,Subramanian表示,他們預計2023年當地貨運量增長將達到2%左右。
與此同時,中國市場的成交量并沒有像預期的那樣迅速恢復。他說:“隨著中國重新開放,我們以為我們會回到三四年前新冠疫情之前的水平,但這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快。”
巴生港約70%的貿易額來自與中國的亞洲貿易,中國是巴生港最大的貿易伙伴,其次是馬來西亞所在的東盟地區。
就像其他國家一樣,巴生港的美國進口量也出現了下降,因為美國進口量已從疫情期間的歷史高位大幅回落。Subramanian表示,巴生港的跨太平洋吞吐量下降了約10%,這明顯低于洛杉磯和長灘等美國西海岸主要港口的吞吐量下降,后者2023年第一季度吞吐量下降了約30%。
在長途貿易方面,巴生港同時為海洋聯盟和the聯盟服務。隨著馬士基和MSC的解散,巴生港有機會贏得MSC的呼叫,MSC呼叫馬來西亞的丹戎佩勒帕斯港,馬士基APM碼頭擁有30%的股份。“是的,我認為這為我們與MSC談判打開了一扇完整的機會之窗,”他說。
在增長方面,現有的1300萬teu容量的西港碼頭將通過再填海5公里的碼頭來擴大。預計將在15年內開發,這將使西港的運力翻一番,達到2600萬teu。加上北港現有的600萬teu容量,巴生港的總容量將從目前的1900萬teu增加到3300萬t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