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是全國生態日,各行各業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旨在傳播綠色生活理念,增強大眾生態文明意識。在這條綠色之路上,郵政快遞業一直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從源頭治理到過程管控再到末端執行,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綠潮”。
快遞包裝“綠”意正濃
國家郵政局數據統計顯示,2024年上半年,郵政行業寄遞業務量累計完成894.2億件,同比增長20.5%。其中,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801.6億件,同比增長23.1%。截至8月13日,2024年快遞業務量已突破1000億件。
近年來,我國快遞業持續快速發展,隨之而來的是大量快遞包裝棄用和廢棄物污染等情況。快遞業務量跨越式發展的背后,妥善處理好快遞包裝,對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意義重大。
2023年,國家郵政局重點實施綠色發展“9218”工程: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比例達到90%;深入推進過度包裝和塑料污染2項治理;使用可循環快遞包裝的郵件快件達到10億件;回收復用質量完好的瓦楞紙箱8億個。隨著此項工程的深入推進,郵政快遞業綠色低碳轉型步伐持續加快。
在浙江省義烏市,這座有著“世界超市”之稱的中國東部小城是很多商品的“首發地”,也是全國首個快遞量突破百億的縣級市。為將綠色理念貫穿行業發展全方位、各環節和全流程,義烏市從發貨源頭落實快遞包裝“綠色革命”,全面探索快遞行業減少環境污染的最優路徑。
走進義烏市某快遞網點,操作臺表面被一層綠色的布包裹,上面寫著“綠色寄遞 從我做起”的字樣非常醒目。據悉,義烏各郵政快遞企業建立了統一的品牌采購制度,杜絕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和一次性塑料編織袋,減少塑料膠帶的使用。同時,持續推廣電子運單,使用低克重高強度快遞紙箱和免膠紙箱,并與電商企業合作,減少二次包裝。例如,佛堂回力鞋、上溪六品堂文具等企業已實現原包裝發貨,每年可節約數億個包裝材料。此外,加強與電商企業合作,選擇可重復利用的包裝,并做好快遞包裝的回收工作,每年通過綠色回收箱回收307萬個快遞包裝。
截至2023年底,義烏市電子運單使用率超過99%,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到95%,環保循環袋使用率達到97%,全年循環使用0.95億次,45毫米以下“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99%,全市共設置562個可循環回收裝置。
物流運輸“新”裝上陣
優化運力結構是物流運輸行業實現綠色、高效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各快遞企業都在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的布局。
德邦物流發布的《2023年度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報告》指出,德邦物流持續推動新能源汽車的布局,擴大綠色車隊規模,通過智能路由等智能化平臺優化運輸路線,提高車輛利用率,減少排放。2023年,公司新增新能源車輛300多輛。
京東也在綠色運輸方面不斷擴大“朋友圈”。截至2023年末,京東物流干線及終端運輸環節共計投入公路運力自營新能源車超8000輛,平均每年可減少碳排放超3.5萬噸二氧化碳當量。2023年,京東物流還在京津冀地區率先投入首批數十輛氫能源重卡物流車,成為行業首家規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