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云南臨滄清水河口岸出入境的中緬印度洋新通道海公鐵聯運常態化規模化已見成效。今年以來,該通道實現公鐵聯運8320個集裝箱,帶動進出口貨運量243萬噸、進出口貿易額約74億元。這是記者18日從云南“開好局、強信心、促發展——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新聞發布會·臨滄專場發布會上獲悉的消息。
2021年8月,第一個集裝箱從緬甸仰光港上岸,由臨滄清水河口岸入境,標志著中緬印度洋新通道成功打通。此后,該通道陸續開通“成都—臨滄—仰光—印度洋”“重慶—臨滄—緬甸”“德陽—臨滄—緬甸”等多條海公鐵聯運國際線路,實現了清水河口岸到仰光港、到成都均72小時到達的物流布局形態。
中共臨滄市委副書記、臨滄市人民政府市長杜建輝介紹,中緬印度洋新通道不單是一條簡單的貨物運輸通道,同時也是集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高度集成的經濟走廊。目前,該新通道沿線上已布局有1個國家級邊境經濟合作區和臨滄高新區、云縣產業園區、鳳慶產業園區3個省級開發區,具備企業和產業落地的各類要素保障條件。此外,隨著新通道建設的快速推進,中遠海運、普洛斯、美的、朗坤控股、云天化等企業都積極參與到新通道的建設與運營中。
杜建輝表示,隨著臨滄綜合交通體系不斷健全,互聯互通水平還將持續提升。據悉,臨滄至清水河鐵路將于2024年上半年開工建設;臨滄至清水河高速公路將于今年底全線通車;鳳慶中和機場即將通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