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Xeneta旗下的行業分析機構克萊夫數據服務公司(CLIVE data Services)最新的每周市場數據顯示,10月份全球航空貨運量同比下降8%,目前沒有跡象表明2023年將出現好轉,因為需求同比連續8個月出現下降。以可計費重量衡量的航空貨運需求也比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之前的水平下降了3%。
克萊夫公司數據顯示,10月份的動態滿載率為61%,較上年同期下降7個百分點,較3年前的水平下降1個百分點。現貨費率在去年10月的異常高水平上下降了20%,但比2019年10月的水平高出94%。
Xeneta首席航空貨運官Niall van de Wouw表示,現在距離圣誕節還有數周時間,沒有跡象表明會出現貨運峰值。在CLIVE 9月份報告的航空貨運量出現5%的降幅的基礎上,10月份的航空貨運需求進一步下降,但這也符合市場對全球經濟形勢的判斷,不過當前的運輸費率仍高于一些觀察人士的預期。
展望未來,van de Wouw預計未來12個月航空貨運市場將面臨更多挑戰和不確定性。從更廣泛的角度看,2023年航空貨運也很少有增長的可能性。
Van de Wouw預計海運運力的恢復和服務的改善將進一步降低對航空貨運的需求。“過去2年,由于遠洋運輸供需比較混亂,航空貨運得到了提振,但從可靠性的角度來看,托運人現在可能更愿意選擇遠洋運輸。”現在很難判斷一般航空貨運需求的增長動力,也許地面供應是可以緩解航空貨運費率下降的因素。如果航空公司和貨物裝卸公司招人難的問題持續,貨物無法進入價值鏈,這就會對費率造成上行壓力。
就地區趨勢而言,從亞洲到歐洲和從亞洲到美國的主要貨運走向的航空運價在10月份繼續下降,而美國入境航線的一般運價下降幅度大于歐洲入境航線。這主要是因為俄羅斯領空關閉和美國消費者支出減少導致歐盟航空貨運航線成本增加。
歐洲至美國10月空運現貨價格為每千克3.11美元,較2021年水平下降27%。亞洲至歐洲的貨運現貨價格為每千克5.09美元,同比下降25%。亞洲到美國的空運現貨價格跌幅在三大貨運量走向中最為明顯,平均現貨價格較去年10月下跌45%,至每千克為5.87美元。
不過,Van de Wouw提醒道,未來一年來有很多不確定性。托運人可能不會立刻從下降的航空運費中看到長期收益。
與此同時,歐洲數據服務公司WorldACD的調查則比CLIVE的預測更加樂觀。
WorldACD在其最新的航空貨運市場發展報告中稱,10月份最后2周,從亞太地區到歐洲和北美的貨運量出現強勁復蘇。該機構表示,在經歷了數月的貨運量下降之后,這2周的反彈有助于推動全球整體貨運交易量和平均費率的回升。在這2周內,亞太地區的出境貨運數量較此前2周增長了11%。其間,從亞太地區到歐洲貨運量增長16%、到中東和南亞增長14,到北美增長12%。與此同時,來自北美的貨運量下降了5%,北美到歐洲和亞太地區的貨運量分別下降了7%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