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物流業迎來重磅事件,中國郵政集團全國物流核心樞紐項目正式落戶青島臨空經濟示范區。這座計劃集合航空、高鐵等多式聯運資源的樞紐,將承擔面向"一帶一路"國家的國際郵件交換、跨境電商集散等核心功能,同時也反映出物流行業向多式聯運、國際化樞紐加速整合的趨勢。
央企戰略布局樞紐的落地,不僅是青島城市能級的躍升,也為本土物流企業深度參與國家物流體系建設提供了契機,注入活力。面對這一機遇,那本土物流企業該如何借勢發力?
物流企業的明天:多式聯運網絡對接全球
國家物流核心樞紐的落地,也對物流企業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效整合海、陸、空、鐵等多種運輸方式,構建覆蓋廣泛、協同靈活的多式聯運網絡,正成為企業參與國家戰略、服務全球流通的核心競爭力。
而青島作為北方第二大外貿口岸,擁有海陸空鐵四港聯動的天然優勢。膠東國際機場密集的航線網絡、貫通亞歐的中歐班列在此交匯,疊加地方政府將郵政快遞業明確列為重點發展領域的政策支持,為本土物流企業的多式聯運發展提供沃土。在此背景下,青島本土物流企業積極探索多式聯運模式,其中日日順供應鏈構建的全球物流網絡,是少數能夠具備提供一站式、定制化供應鏈解決方案的能力,適應復雜跨境物流需求。其在青島空港綜合保稅區的智能倉內,創新性的采用前置倉加保稅線邊倉的“雙倉”模式,在賦能生產商、采購商發展的同時,也為物流行業發展提供了一種新思路。
未來的AI物流:數字化與場景化能力服務產業需求
此外,國家物流核心樞紐對貨物快速集散、精準調度的高要求,正倒逼物流行業加速向智能化、高效化轉型,數字化與場景化能力成為對接樞紐需求、服務產業發展的關鍵。行業內,眾多企業加大AI等技術投入,推動物流全流程智能化升級。
科技型物流企業也在數字化領域積極探索。正如日日順供應鏈近期正在大力發展的“數字庫存” 模式,便是對未來數字化AI物流的積極探索。據公開資料介紹,日日順依托全流程 AI 智慧供應鏈,打通線上線下庫存數據壁壘,實現實物倉與虛擬倉的動態協同與智能聯動,通過 AI 提升客戶體驗與效率。日日順“統倉統配,全網ToC”模式,則整合不同渠道庫存,實現供需精準匹配,強化“送裝一體”物流能力,有效解決大件商品需多次上門服務的行業痛點。
國家物流核心樞紐的落子青島,為本土物流巨頭打開了融入國家戰略、擁抱全球市場的大門。這不僅是對其多式聯運網絡構建與數字化能力的全面檢驗,更是賦予其引領行業升級、服務全球流通體系的重任。誰能率先實現多式聯運高校協同與數字化服務的深度滲透,誰就能在樞紐經濟的浪潮中把握先機,為中國物流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