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第三屆中國(山西)現代物流展暨裝備制造業和信息化博覽會在太原開幕,來自省內外的60余家企業參展。同時,山西省物流與供應鏈聯盟成立并啟動。
本屆展會為期三天,以“智能制造、物流融通、信息助力”為主題,展會面積8000余平方米,展會現場設物流中心、現代物流、裝備制造、信息化大型設備等六大展區。重點展示山西現代物流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成果,現代物流園區,智慧物流建設及裝備制造業發展歷程取得的重大成就。
近年來,山西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推進物流降本增效,著力營造物流業良好發展環境,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2018年,山西社會物流總額達30290億元,同比增長5.6%。隨著中鼎物流園、陽泉國際陸港、方略保稅物流園等一批園區的新建和擴建,已形成龍頭園區帶動全省現代物流業發展新格局。
“但是,物流業‘多、小、散、亂’、組織化程度不強、效率效益低的局面并沒有完全改善。據統計,目前山西登記注冊的物流企業42508戶,物流行業龍頭企業少,物流園區與區域經濟銜接不夠,物流運輸對煤炭依存度高,物流網絡布局及服務能力與產業轉型發展、能源革命等缺乏精準匹配。”山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喬麗剛介紹。
針對諸多現實和問題,喬麗剛表示,山西成立啟動物流與供應鏈聯盟正逢其時,順應潮流。必將為山西物流企業發展打造一個交流、合作、聯動、創新的生態平臺,也必將促進企業之間功能互補、項目互動、資源共享和互惠互利,對加快山西經濟轉型發揮重大的建設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