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貨運市場已經足夠成熟,使得航空公司和貨運代理能夠在供應中斷加劇需求強勁的背景下保持合理的運價。
Xeneta 表示,雖然蓬勃發展的航空貨運市場通常會導致托運人在第四季度的高峰期間面臨即期運價的飆升,但今年已經吸取了教訓,并且建立了更穩定的關系。
該分析師今年早些時候敦促托運人和貨運代理在第四季度之前盡早達成運力交易,本月敦促托運人盤點市場并將2025 年招標推遲到第四季度高峰之后。
Xeneta 首席空運官 Niall van de Wouw 表示:“市場趨于成熟,這源于航空公司今年做了更好的準備,以及托運人和貨運代理、貨運代理和航空公司之間制定了更明確的規則。”
“這有利于人際關系,也有利于消費者。與一年前相比,費率仍然較高,但盡管需求強勁,載客率不斷上升,而且供應量略有增加,但它們并沒有變得瘋狂。人們已經吸取了教訓,正在尋求雙方健康、合理的利率。”
他強調:“我們認為,我們更重視維持關系,而不是榨干每一分錢的收入。”
Xeneta的市場數據顯示,10月份貨運量增長了11%,即期運價同比增長19%,這反映出航空貨運能力買家和賣家之間的日益成熟和平衡,該分析師表示。相比之下,8月和9月的平均即期運價同比上漲25%。
然而,盡管 10 月份的全球航空貨運即期運價仍然較高(平均每公斤 2.68 美元,僅比 2023 年旺季高點低幾美分),但增長勢頭較 9 月份的 25% 有所放緩,這主要是由于 2023 年 10 月的比較基數較高。
Xeneta發現,從環比趨勢來看,10月份的即期匯率與9月份相比相對持平。
即期匯率的同比增長得益于全球需求(按計費重量計算)持續兩位數增長(11%)。相比之下,全球貨運運力供應同比僅增長2%。
供需失衡導致 10 月份動態載客率上升 4 個百分點,達到 63%。動態負載系數是 Xeneta 根據與可用運力一起運輸的貨物的體積和重量來衡量運力利用率的指標。
考慮到 2023 年 10 月的增長預測為 2024 年全年 1-2%,而且今年本身出現了行業無法控制的持續、意外的干擾,該行業目前堅定地朝著兩位數的航空貨運需求邁進Xeneta 表示,即使 11 月和 12 月持平,2024 年仍將實現增長。
從貿易航線來看,歐洲至北美的貨量環比增幅最大,達11%。由于托運人和貨運代理采取了預防措施,以減輕美國東海岸和墨西哥灣沿岸港口碼頭工人為期三天的罷工的影響,回程航線也出現了 10% 的環比增長。
然而,此次罷工的解決速度快于預期,導致罷工對航空貨運量的積極影響在截至 10 月 20 日當周達到峰值后逐漸減弱。
盡管如此,Xeneta 指出,在航空公司在月底減少貨運能力以標志著冬季航班時刻表的開始之后,該走廊的航空貨運費率可能會繼續上漲。
Xeneta 解釋說,傳統上,運力會轉移到產生更高收入的走廊,從而使航空貨運供需更加平衡。因此,從東北亞到北美這一頂級前程運輸走廊的即期運價環比保持相對平穩,部分原因是極端天氣干擾和中國黃金周假期導致 9 月份的運價上漲后有所降溫。
同樣,東北亞至歐洲市場與一個月前相比持平。盡管由于航線競爭不激烈,歐洲和中國之間的一些客運航班被取消,但由于貨運能力的增加,該走廊的航空貨運能力仍然有所增加。運力的涌入導致回程現貨費率環比和同比下降。
運力從美洲市場轉移到亞洲也引發了二級走廊的運價上漲。從南美洲到歐洲及其回程航線的即期匯率環比上漲了高個位數或兩位數。
中東和中亞至歐洲的即期運價環比下降 3%。促成因素包括孟加拉國內亂的緩解和天氣干擾的減弱。
van de Wouw 表示,市場成熟度的下一個階段將是托運人和貨運代理之間建立索引,使用中立的第三方來源在合同期限內調整費率。
“指數化將使各方受益,并為簽訂長期合同創造信心。顯然,市場已經通過更好的準備實現了更大的平衡,這是自然而然的下一步,”van de Wouw 表示。